
珲春市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广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防川国家级…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吉林省延吉市烟集街 8 号,地处人民公园北侧,背倚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集历史纪念、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陵园。以下从历史脉络、空间布局、文化内涵、特色活动、实用指南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一、历史脉络:百年革命的精神丰碑
(一)建设历程
奠基与扩建:陵园始建于 1992 年,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园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总投资 1699 万元,占地面积 3.63 万平方米,1995 年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持续完善:2001 年启动大规模维修工程,新增 “雪地行军”“并肩战斗” 等主题雕塑;2006 年引入声光电技术升级展览,2025 年推出 AR 导览系统,实现历史场景数字化还原。
(二)纪念意义
革命见证:陵园记录了延边自 1928 年党组织建立以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革命历史地标。
民族精神: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革命烈士纪念设施,融合朝鲜族文化元素,如牌楼采用歇山式屋顶与青瓦白墙设计,纪念馆内陈列朝鲜族抗日武装 “反日别动队” 的旗帜与武器,体现多民族共同抗战的历史。
二、空间布局:庄严肃穆的纪念体系
(一)核心建筑群
牌楼与纪念碑
牌楼:高 12 米,由时任中顾委副主任宋任穷题写园名,采用朝鲜族传统木构技艺,斗拱与彩绘工艺精湛,两侧楹联 “先烈精神垂青史,英雄浩气贯长虹” 彰显革命精神。
纪念碑:碑高 19.28 米,象征延边 1928 年开启革命征程;四面红旗浮雕代表四个历史时期,碑身正面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由江泽民题写,两侧雕塑分别展现抗日军民战斗场景与支前盛况。
革命纪念馆
展览体系: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分为《先驱者的足迹》《抗日烽火燃神州》《众志成城抗美援朝》等 9 个展区,通过 2000 余件文物、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手段,再现延边革命历程。其中,抗联战士使用的冰镩、土制手雷等实物,以及延吉监狱越狱斗争的复原场景,成为重点展项。
英烈墙:由 21 块花岗岩组成,镌刻全州 17736 名烈士英名,呈群山造型,象征先烈精神如长白山般巍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题词 “延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烈士墓区
安息英灵:安葬 607 位烈士,包括东北抗联将领朴洛权、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镜泊英雄” 陈翰章等。墓区以花岗岩铺地,松柏环绕,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举行万人公祭仪式。
特色墓冢:陈翰章将军墓采用八面形设计,高 6.14 米象征其诞辰日,墓室壁画描绘抗联战斗场景,石棺刻有党徽与五星,墓志由周保中撰文。
三、文化内涵:红色基因的多维呈现
(一)英烈事迹
抗日烽火
陈翰章: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 年牺牲时年仅 27 岁,头颅被日军割走,2013 年身首合葬于敦化烈士陵园,被誉为 “铁血将军”。
延吉监狱越狱:1933 年,中共党员领导 17 名志士成功越狱,缴获枪支 20 余支,被誉为 “东北抗联史上最英勇的突围”,纪念碑浮雕与《延吉监狱歌》歌词铭刻于陵园内。
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
朴洛权:延吉警备一团团长,1946 年解放长春战役中身中数弹仍坚守阵地,临终高呼 “为人民战斗到底”,其牺牲地立有 “千秋正气” 纪念碑。
抗美援朝英烈:陵园专设展区,展示延边籍战士在长津湖战役中使用的棉袜(袜底绣 “保家卫国”)、上甘岭战役通讯兵的钢盔(弹痕清晰可见)等遗物。
(二)文化传承
非遗融合:每年清明举办朝鲜族传统祭祀活动,如摆放打糕、米酒等供品,演奏伽倻琴与四物乐,将民族习俗与红色纪念结合。
教育创新:2025 年推出 “小小红色宣讲员” 计划,招募朝鲜族与汉族学生用双语讲解历史,开发《抗联小英雄》AR 绘本,扫描即可观看动画故事。
四、特色活动:沉浸式红色体验
(一)年度主题活动
清明祭英烈
万人公祭:党政机关、学校、驻军等列队敬献花篮,少先队员朗诵《英雄赞歌》,2025 年新增无人机灯光秀,空中呈现 “1928-2025” 红色数字。
文化展演:朝鲜族老人表演传统舞蹈《春香传》片段,学生身着朝鲜族服饰演唱《红太阳照边疆》,形成 “传统 + 现代” 的纪念氛围。
红色研学季
重走抗联路:组织青少年徒步帽儿山,体验雪地行军、搭建密营等项目,专业教官讲解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的抗联歌谣。
主题党课:在纪念馆内开展 “抗联精神与新时代使命” 研讨,结合陈翰章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的事迹,进行党性教育。
(二)日常体验项目
VR 战场模拟:在纪念馆内设置体验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 “渔浪村保卫战”,游客可操作虚拟枪支参与战斗,感受抗联战士的英勇无畏。
红色手作工坊:提供拓印烈士家书、制作抗联军用水壶等体验,例如用传统活字印刷术复制童长荣写给母亲的绝笔信,每件作品可加盖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纪念章。
五、实用指南:深度游览建议
(一)交通与导览
公共交通:延吉市区乘 43 路公交至 “河龙村” 站,步行 10 分钟即达;或乘坐旅游专线(每日 6:30-17:00,票价 8 元)直达陵园正门。
自驾路线:珲乌高速延吉西出口下,沿延龙公路行驶 12 公里,沿途设 “革命烈士陵园” 指示牌,停车场车位 800 个,小型车收费 10 元 / 天。
导览服务:提供中、朝、英三语讲解,人工讲解 80 元 / 小时,AR 导览器租赁 30 元 / 台,支持多语言切换与个性化路线规划。
(二)周边联动
红色线路:
一日游:陵园→太兴红色小镇(中共东满特委旧址)→朱德海纪念碑,串联延边党组织发展脉络。
二日游:新增防川景区 “一眼望三国” 与吴大澂纪念馆,结合边疆历史与红色文化。
文化体验:
朝鲜族民俗园:距陵园 2 公里,可租赁朝鲜族服饰(50 元 / 小时)拍摄纪念照,参与泡菜制作与象帽舞教学。
延边博物馆:毗邻陵园,藏有朝鲜族抗日武装使用的铜质军号、抗日标语传单等文物,与陵园展览形成互补。
(三)注意事项
开放时间:工作日 8:00-11:00、13:00-16:00,清明、国庆等节日全时段开放,需提前通过 “延边红色陵园” 公众号预约。
文明参观:禁止在墓区喧哗、吸烟,拍摄烈士遗物时关闭闪光灯,尊重祭扫仪式的肃穆氛围。
特色伴手礼:纪念馆商店售卖抗联主题文创,如陈翰章语录笔记本(28 元)、抗联密营模型(198 元),以及朝鲜族元素的红色主题剪纸。
结语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表达与创新的教育形式,成为东北地区红色旅游的标杆。无论是瞻仰英烈墙时的肃穆感,还是参与 AR 体验时的沉浸感,都让参观者深刻体会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悲壮与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豪迈。未来,随着智慧景区建设与全域旅游联动的推进,这里将持续焕发活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